俄乌冲突持续到了今天背后早已不再仅仅是俄乌双方的局部冲突,这背后更是涉及多方势力的博弈,其中美国不仅在这场冲突中依靠售卖军火赚到不少钱,还利用此次机会打通了欧洲的能源市场,进一步强化对北约各国的掌控。
不过除了美国在这场冲突中发财外,还通过此战将我国深藏的真实战争潜力透出了部分,而最终的结论就是对中国目前的发展已经让西方世界难以接受。
那么我国明明没有介入战争,却又是如何透露了我国的军事潜力呢?
“中国制造”占据冲突半边天
在俄乌冲突爆发期间,在战场上“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而这也是主要支撑着冲突双方打持久战的消耗品。
在俄乌冲突中我们见识到了无人机成为了现代战争的新的战力,在这场冲突中更是被大量使用,一度成为了改变战局的关键。
展开剩余89%俄罗斯为获取战争中对无人机的巨大需求,曾费尽心思提升无人机的产能。
即便如此俄罗斯年产能也只能仅勉强达到数万架,而这种数量要想应对战争中高强度的消耗明显是不够的。
而反观我国几个龙头企业的无人机的年产能早已上百万。
而中国民用无人机高产能的同时性价比也极高,每台的成本仅数百美元,而西方同类军品单价却高达上万美元。
也正因如此,俄乌双方在战争中才决定采购来自我国的无人机及其零部件。
除了无人机拥有高产能,我国的武器弹药的产能同样不低,北约就曾公开了乌军日均消耗炮弹达6000枚。
面对如此巨大的炮弹消耗,北约全体国家还是耗时两年多才勉勉强强凑出了240万枚炮弹,哪怕是欧洲有国家自掏腰包依无法扩大生产规模。
而我国的主力炮弹厂,在民用状态下的月产能就已经达到15万枚。
若是进入战时状态,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月产能都可能高达50万枚以上,可以我国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弥补乌军一个月的消耗量。
由于我国国家的区别于北约的社会形态,我国的工业还具有更大的潜力,一旦国家需要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民用生产到军工生产的快速切换。
我国一些工业工厂可以在接军工订单后,将原本的设备用来加工火炮,如此一来产能更是可以翻一倍。
我国的弹药不仅价格低,良品率还高。
中国依靠现有的完整化工体系,在火药核心原料硝化棉的生产上占据全球的首位,就此我国在炮弹上彻底摆脱了西方国家制裁的任何可能。与北约相比可谓是占据了各种优势。
战争中俄罗斯运用了设备不仅有无人机,俄军的防护以及运输设备同样还是“中国制造”。
俄军士兵们所佩戴的头盔是来自我国的浙江。同样的乌军战地医院里还有来自我国的止疼药和绷带等医疗用品。
除了无人机,国产的机器狗也出现在了俄乌战场。这些乌军使用的机器狗由我国民用工厂生产。
这些机器狗由一家英国公司提供给乌克兰军方,并且还将其改造为了军用设备,如此一来英国公司从中赚取了数倍差价。
国产的机器狗在战场上更是发挥了奇效,它们可以进入无人机难以抵达的建筑内部和树林等地区,主要负责侦察和搜寻任务,可以在战争中帮助乌军排雷,打探情报。
并且机器狗一次可以工作5个小时,更换电池后可以继续使用,效率十分高,
在战争中时刻用来侦查敌方情况的热成像小镜头也是来自我国的深渊,这种高科技技术让士兵在夜间同样可以察觉敌人的动向。
哪怕是战争中最不起眼的全地形小车也是来自中国,经过俄罗斯的军工改装就能成为他们带着武器弹药的突击战车。
我国这些民用产品在俄乌战场上被广泛应用,这除了代表我国的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工业丰富的制造能力,可以说我国虽没有直接介入这次冲突却整个战争中都少不了来自中国制造的产品。
民用技术转为军用
在俄乌冲突中除了展示了中国制造,其背后还凸显了我国目前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来自我国的SA6型便携式频谱分析器也是大放异彩,这款设备原本用于信号基站维修的民用设备,可经过俄军的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俄军手中的侦查利器。
我国在研发SA6时给予了该设备快速分析周边射频环境的能力,这让俄军士兵有了改造的念头,俄军利用其能够探测信号的变化的能力,在战场上能够及时发现乌军无人机的控制信号,如此一来俄军就拥有侦查乌军无人机的能力,这进而保证了士兵的安全。
经过这一设备改造的案例恰恰证明了我国民用科技产品的高性能以及在军事领域的可转化性,同时俄军的运用也给了我国在日后应对电子战时一些意见,利用此设备可以有效观察无人机的动向,为后续继续研发的方向提供了参考。
在俄乌冲突中,登场率最高的无人机背后还有包含着导航与通信技术,而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得到充分的利用。
眼下北斗卫星系统已覆盖了全球,定位精度早已超越了美国的定位系统。
在战场中,北斗系统能够为无人机、导弹等武器装备提供精准的定位,确保其在工作时可以精准完成作战任务。此外,我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这项技术目前由我国主导,这可以在战争中将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与共享,并且保密性极高。
而美国多年以来一直针对我国的芯片领域的研究,为此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设备以及技术封锁,而美国的限制却激发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动力,目前我国在特种芯片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在芯片的关键领域的研究自主率已有七层。
而我国芯片领域对进步为后续我国如何研究更智能化的军事装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未来我国的无人机、导弹,都将会以中国的芯片作为核心部件,让西方国家再次见识到中国制造已经可以取代西方国家的进口。
我国庞大的军事储备
我国隐藏多年的军事潜能在俄乌冲突逐渐被揭露,而这一结果必然会打破西方国家的认知。
此外,我国不仅拥有世界领先的产能外,还具有各个领域庞大的储备,这也是西方国家都望尘莫及的重要战力。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而这些将会在战争时构成了强大的兵力,在战争中必然需要消耗不少的人力,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则为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输出,从前线作战到后勤补给我国依靠这一优势就足以让西方国家陷入苦战。
在俄乌冲突期间俄乌双方就是因为人口数量短缺导致战争规模一直难以扩大,后期的兵力也难以补给,双方如此一来就只能陷入僵持。
而反观我国在战争潜力上具有先天的兵力优势,能够在战争中承受更大规模,更持久的消耗。
在俄乌冲突期间北约断绝了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这给不少欧洲的国家带来了麻烦,许多企业因为能源问题难以继续运行,甚至还有一些人由于缺乏天然气到了冬季只能默默忍受寒冬,而美国在这时欧洲狮子大开口提供了报价更高的能源,而欧洲只能忍受美国的剥削。
这种情况对于我国来说就不会出现,中国虽目前的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进口,但同时还有庞大的煤炭资源,同时还具备不少的太阳能,水能发电等设备,这可以为我国在战时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不会因此像欧洲一直陷入困境。
在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受到了来自北约的各种制裁,这直接影响力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而我国却在此时出手了,我国与俄罗斯展开了更大规模的贸易,如今俄罗斯超市还能看到中国零食,而这也是我国强大的物质产能的体现。
即使在外部市场因战争被限制的情况下,我国依然能够在战争时期能够实现物资的自主生产和供应,根本无需依赖外部进口,而且这大大增强了国家应对战争的韧性,这是西方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强大工业。
俄乌冲突这场战争,让美国和西方世界看到了我国那深不可测的战争潜能,从人民食物的生产到武器弹药,这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战争面前拥有的绝对底气和实力。
而经过俄乌冲突看到的这一结果让西方国家更难接受,毕竟他们可是耗费了不少心血制裁我国。
可到头来西方国家的行为并没有对我国造成多大损失,反而让他们见识到了来自我国强大的实力。
参考文献:
《俄乌冲突再创“无人机空战”新模式》新华网
《俄乌冲突凸显无人机重要性》中国青年网
发布于:山东省